温柔的老父亲
前不久,一名被疫情困在家的日本网友闲得发慌,打开Google地图,搜寻自己故乡群马县高崎市的街景,一个小小的、无心的举动,原本只是想一解乡愁罢!没想到命运这么奇妙,映入眼帘的画面,刹那之间颠覆了他多年的印象。
他先找到自己的老家门口,照片里看见七年前过世的老父亲,正好被拍到站在家门前,手上什么也没有,温顺地伫立着,像是等待着什么。
(图片来自网络)
大白天的,住宅区的道路很清静,不像即将发生事情的样子。父亲在等什么呢?这位网友顺着道路往前看去,来到前面数百公尺的地方,发现路上只有一个行人,原来是母亲,撑着阳伞,正慢慢地走回家。
(图片来自网络)
一向沉默寡言、不善言辞的父亲,竟然是在迎接母亲啊!一次温柔而真挚的付出,比什么漂亮话都有用,从此之后,每当他回顾自己的原生家庭关系,一定会涌出新颖的敬爱之情吧!
他将两张照片发在twitter上,得到众多回响,其中一位网友说得好:“以前看街景里的人,都会觉得只是个路人,但这故事让我了解,无论是谁,都一定是‘对某人非常重要的人’。”
日本男人给世人的印象,通常是严谨、固执、规矩林立,但谁说这样的日本男人,同时就不懂得温柔呢!
如果说,站在家门口等待妻子的安静老人,尽管里里外外内敛寡言,却也能令大家油然感觉到温柔和幸福的话……温柔恐怕就不像字面上那么简单浅显了,温柔究竟应该怎么诠释呢?
温柔的共识
日本推理作家奥田英朗,在作品《她的高跟鞋》里面,塑造过一位东京都会美女,性格暴躁又娇弱,她屡次相亲不成,然后遇到了潇洒的主人翁,俩人互相不喜欢,但被迫相处一天,在街道上,女孩子问:
“田村哥,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子?”
“温柔的。”
“那一定不是我。”
“我说的温柔,并不是喜欢照顾别人,看到小狗就尖叫’好可爱’的那种表面上的温柔。而是遇到受伤的人,就静静陪在他身边;如果发现对方不方便,就假装不知道,是一种从心底体贴的温柔。”
“田村哥,你说话好像小说家哦......”
小说里的主人翁就是作家本人,奥田英朗就是一位观察细腻的小说家,他所理解的温柔,是一种从心底体贴别人而自然散发出来的情感,不一定会表现出特殊、强烈的外在行为,可能只发生在不为人知的一瞬间,比如在商店付账时突然发现收银员是雇主特聘的残疾人,便立刻减少买单时的多余要求,让收银员能如常流利地做事。
如果发现对方有异样、不方便,就假装不知道……这种理解,跟网友所说的“无论是谁,都是对某人来说非常重要的人”的观念,两者如出一辙。
他们都认为,温柔就是把另一个人看得很重要,或者换句话说,当一个人把另一个人看得很重要的时候,无论是谁,温柔就出来了。
温柔的真谛
怪不得,上帝把温柔和谦卑放在一起。耶稣曾教导门徒说:“我心里柔和谦卑,你们当负我的轭,学我的样式,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。”
安息是一种安全幸福的感觉,效法基督的温柔和谦卑,是取得安息的途径。在这段话的前一句里,耶稣提醒,某一种人可以到祂的跟前,向祂求安息,那一种人就是“劳苦担重担”的人。
所以这里耶稣完整的教导是:“凡劳苦担重担的人,可以到我这里来,我就使你们得安息。我心里柔和谦卑,你们当负我的轭,学我的样式,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。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,我的担子是轻省的。”
劳碌的人多,吃苦的人多,担重担的人多,安息的人却太少。
安全幸福的感觉,偶尔可以尝到,正如人们在疫情苦闷之中,不经意见证一位日本老人曾经站在家门口等着妻子办事回家,幸福感就从照片流入人们心里柔软的地方。
这个感觉只能持续一分钟、一钟头、半天、乃至最多一天吗?不!耶稣在这里说的,是长久安息的秘诀:柔和谦卑。
在圣经原文中,“温柔”这个词的原意,是指一头野兽被驯服之后,能顺服命令、接受教导。
简言之,温柔是“被约束的力量”。
(图片来自网络)
温柔是被约束的力量,谦卑是看别人比自己强,两者如出一辙,怪不得温柔和谦卑是被并列的!
如果我们要向人生气,如果我们要向人发急,如果我们要向人索讨,我们也许立刻就能如愿以偿,可是有一样事物我们将不会拥有,那就是安息。
有什么事物比安息——安全幸福更美好?
劳苦过、担过重担的成年人都知道:没有!
原来真理常常很简单,当我们体悟到“温柔就是把别人看得很重要”的那一刻,我们就碰触到了圣经的真理:温柔的背后,是谦卑啊!
“我心里柔和谦卑,你们当负我的轭,学我的样式,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。”马太福音十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