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学生在课堂里如果“只听自己想听的”,那么他学习生涯的最大收获,大概只是“耐性”吧!因为大部分时间他都得忍耐时间的流逝。
一对情侣彼此间如果“只听自己想听的”,那么二人交往过程的最后收获,大概只能是“断舍离”……
道理我们都知道,但人性的弱点让我们常常忽略——真正有价值的东西,往往不在我们预设想听的范围里。
如果一群人,全体上下“只听自己想听的”,会发生什么不利的事呢?
百年老报承认受骗
2018年,纽约时报大力投入线上媒体,其中一个系列《哈里发国》以播客形式,呈现知名记者与ISIS侩子手的独家深入访谈,总共12集的节目,一举成为当年苹果播客下载冠军,也获得多项大奖,包括美国广播电视最高荣誉皮博迪奖(Peabody Award)。
(图片来自网络)
访谈在加拿大进行,自称曾于青年时期远赴叙利亚为ISIS充当刽子手的查德里(Chaudhry)这一年才21岁,每一集的描述都相当详细具体,各种血淋淋的细节令人发指。
(年仅21岁的Chaudhry,图片来自网络)
生动得宛如电影情节般的访谈,使得知名记者兼制作人卡里玛奇(Callimachi)再次成为众人目光的焦点。不料,风光两年后,加拿大警方掌握明确证据,正式逮捕查德里,罪名是恐怖欺骗(Terrorism Hoax)。原来,查德里从未到过叙利亚,故事中的人物、场景、情节,都只是他脑海中杜撰的作品。
报社经过两个月内部调查,最终于2020年12月18日以头版标题承认公司缺乏怀疑精神与严格审视的态度,导致《哈里发国》这一节目严重失实,退还所有奖项,制作人调职。此举重挫其品牌公信力。大家都问:为什么一家百年老报,经过那么长的制作周期,竟会相信这个弥天大谎?
“因为大家都太爱这个故事了。”报社并非没有按机制启动庞大的查证工作,然而,执行编辑巴奎特(Dean Baquet)承认,这是一种集体式的心理陷阱。
他说:“找到一位能讲述在哈里发国的生活,描述自己犯下罪行的人,我们太喜欢这种内容了。我觉得我们过于迷恋这个想法,所以当证据出现、指出其中的漏洞时,我们选择了忽视。”
迷恋一件事,就忽略它的漏洞;厌恶一件事,就放大它的不堪。这个行为,其实不会令人不舒服,相反地,它令人太舒服了,以至于我们的思考力停滞不前。
喜不喜欢、好不好,是两回事
台湾一位国学老师谢锦,为人低调,教学深刻。有一次在课堂上,他举出王维和杜甫的两首诗《少年行》,提问:“大家认为哪一首比较好?”
有学生说:“我觉得王维的比较好,里面的人物比较绅士,比较像书生。”
老师问:“你的意思是用绅不绅士作为好不好的标准?”
“是。”
“那么,你建立标准的依据是什么?”
学生答:“喜不喜欢!”
老师追问:“请问,喜不喜欢和好不好,是一件事还是两件事?”
“两件事。”
谢锦说:“分不清喜不喜欢和好不好,就会把感觉当真实,把幻觉当事实,用感情代替决策……我们只要能觉察到好恶,提醒自己放下评估判断,就能听到事实。否则,只是听自己想听的,结果听到的都是自己已经知道的……”
你听,先知在说话
《圣经》里有一段著名的历史场景,用很大的篇幅,单单描述这个看似微小的心理陷阱对人所起的巨大限制。
以色列王亚哈三年没打仗了,国力充足,他找到犹大王约沙法,想结为同盟,共同出兵攻打邻近的亚兰王。
约沙法说:你我不分彼此,然而,请你先求问耶和华。
亚哈像是展现实力般地一次召集四百位先知,请他们启示上帝是否允许他的出兵,先知们纷纷都说:“可以出兵,因为主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里。“
约沙法看出他们不可靠,婉转地说:“这里不是还有耶和华的先知,我们可以求问他吗?”
亚哈说:“确实还有一位有名气的先知叫米该雅,我们可以托他求问耶和华,只是我恨他,因为他指着我说的预言,不说吉语,单说凶言。”
亚哈的回答最有意思的地方是,他是明知故犯地让自己进入心理陷阱——通常求问贤者、先知和上帝,是要听到真话,然而亚哈是想听到贤者、先知和上帝说出他喜欢听的话。
接下来,米该雅还是被请了过来,两位王者请他启示上帝是否允许他们出兵,米该雅说:“可以出兵,必然得胜,因为耶和华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里。”
亚哈晓得先知在说反话,便略显无奈地说:“我要嘱咐你几次,你才奉耶和华的名向我说实话呢?”
米该雅于是据实相告:倘若出兵,以色列士兵将如没有牧人的羊群散在山坡上,因为以色列王定会战死沙场。
亚哈立刻嫌弃地转过头去,对约沙法说:“看吧,我岂没有告诉你,这人指着我说的预言,不说吉语,单说凶言吗?”
后来,亚哈坚持出兵,却在第一天交战日落时分,就倒毙在自己的战车上。
有人听不见真话,只听自己想听的;有人听得见真话,却还是只听自己喜欢听的。这喜欢自欺、不喜欢真理的弱点深植于人性之中,我们需要常常提醒自己,免得落入陷阱。
“我们可以托他求问耶和华,只是我恨他,因为他指着我说的预言,不说吉语,单说凶言。”列王记上二十章
(图片来自网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