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耶和华说,我知道他的愤怒,是虚空的;他夸大的话,一无所成。”耶利米书四十八章
~至大无外~
如果有很长一段时间,只专注于自己的事情;如果有很长一段时间,没有倾听别人的灵魂,那我们最好去碰一碰艺术。
书法家董陽孜所发起的国际性《读衣》展今年来到第五届,也是最后一届,她将书法美学与服装美学结合,惯例是由她以一幅字命题,邀请设计师以创意回应。
书法艺术家董陽孜 图/读衣
今年的主题,是庄子的好友惠施的名句“至大无外”。董陽孜说:“‘至大无外’是我内在心境的投射,文字艺术内涵深远辽阔,它的核心是觉知与良知。”
5位设计师分别用作品回应“至大无外”。例如,设计师蔡宜芬从反面“至小无内”来解读“至大无外”,她认为远看是宏观的大世界,近看则由许多丰富的细节组成。她说:“有一次去海边,看到沙滩上的小螃蟹吐沙,壮阔而齐整,沙丘被挖的地方很像书法字。对我来说,老师的字就像大自然的生物一般,像云、像海、像螃蟹吐沙,都会让我联想到主题。”
设计师蔡宜芬与草图 图/读衣
展区作品 图/读衣
是的,当我们用心倾听、感受世界的时候,世界会回以我们无尽的创意。
不过,同样是在不久前,与尝试创造新美学样式的《读衣》展相反的是,朝鲜政府青年军筹组“时尚警察”,规定人民只能剪官方指定的15种发型,颈部以上佩戴不必要的饰物属于违规行为,一旦被举报,可能会被送进劳改营。
对比之下,很容易发现一个事实,那就是当世界只允许存在一种声音的时候,人们的生活就变得极其不舒服。
“人”是那么的独特而多样,若是所有人只能有一种声音,那会怎么样?
~巴别塔~
远古时代有一段历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,关于人类团结合作,共同建造通天巴别塔,过程记载在创世纪。
故事的开头是“那时,天下人的口音言语,都是一样。”这个背景,很符合现代语言学的发现,因为英语、汉语以及诸多其他语言,在字音、字源上有不少雷同的部分。总之,那时候人的口音言语一样,因此得以相互谋划,烧砖堆泥,说“来吧!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,塔顶通天,为要传扬我们的名,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。”
人类团结起来几乎能做成一切事,唯独斗不过“天”。造塔的人正忙着,耶和华降临,说:“他们成为一样的人,都是一样的言语,如今既做起这事来,以后他们所要做的事,就没有不成就的了。我们下去,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,使他们的言语,彼此不通。”
在原文短短两百多字的记载里,藏着好几条反讽的笔法,比如说,人们原本住在那里,上帝便在那里变乱他们;比如说,人们彼此商量,上帝却让他们言语彼此不通;比如说,人们极力避免分散在全地上,上帝就使他们分散在全地上。
上帝这么做,是不喜欢人们统一语言,拒绝人们团结一致吗?
或者正面一点的说法,上帝是为了保持人类的独特和多样性,所以使人类分散吗?
恐怕都不是。因为彼此商量的语言、烧砖堆泥的行动、造塔的计划,都只是事情的表象,而并非事件的本质。事件的本质,在于人们的心思态度。在这里,人们的心思态度是传扬自己的名,所以巴别塔历史事件的意义,几乎像伊索儿童寓言一样清楚,那就是——傲慢的行为必须被纠正。
~五旬节~
到了使徒时代,初代门徒刚开始学习去布道,五旬节那一天,听者和讲者众人聚集在一起,圣灵充满在他们之间,门徒“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,说起别国的话来。”
来自各地的听众惊讶不已,“怎么听见他们说我们生来所用的乡谈呢?”
众人于是专心聆听。语言只是工具,门徒使用各国的工具,此时所传递的却是同一种声音。原来言语不通只是混乱的表象,心思不对才是混乱的本质。
谦卑地听,是一个人蜕变的关键。
建巴别塔的人,心思是用统一的语言傲慢地传扬自己,结果,他们生活中的一切全部混乱了。初代教会门徒被教导的,是用不同的语言进入众人的心,结果,听的和讲的就全部都明白了。
~谦卑倾听~
艺术入门的前提条件是学会倾听,学会倾听的前提条件是谦卑,这一点,那些伟大的艺术家看法很相似。
卡夫卡(Franz Kafka)曾经针对巴别塔故事,杜撰过一个可能成功的途径,非常精简,叫《巴别之坑》,他写道:
“你在建造什么?”——我想挖一条地道。必须有些进展,因为我所在的位置太高了。
我们正在挖巴别之坑。
谦卑地往低处走,才是通往上帝之路。闭口藏舌,才听得到灵魂与美善碰撞的回声。
在艺术家的生命中,一件衣服、一幅字、一篇经文故事,都可以听出许多感受和讯息。今天的你我,会把倾听用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呢?
设计师作品 图/读衣